然而,國家手機輻射檢測權威機構泰爾實驗室的檢測表明,CDMA手機與GSM手機的輻射處在同一水平線上,并不存在誰一定比誰小的問題。有關資料顯示,目前在市場上使用的CDMA手機最高的SAR值有一款是1.55W/KG,而GSM手機最高SAR值的一款是1.49W/KG,最低SAR值的一款CDMA手機是1.07,而最低一款GSM手機是0.22W/KG。這一數據也表明,手機輻射的大小,與它采取什么制式,沒有必然的聯系。
那么,手機輻射的大小和哪些因素有關系呢?其實,手機輻射大小,主要取決于其天線、外觀設計等因素,也就是說,是和手機本身的設計緊密相關的,不同的設計會導致不同手機的輻射大小有一定區別。但是,有一點可以肯定,就是不管怎么設計,手機的輻射肯定在國際標準允許的范圍之內,不會超過這個標準。
不過,所謂手機的天線和外觀,是指對這兩點的全面考慮。有的用戶認為手機把天線放在機身里面,會加大輻射量,還有的用戶以為塑料殼的手機比金屬殼的輻射要大,這也是不正確的。
手機輻射量的大小只與天線的材料及尺寸有關,只要它們的尺寸沒有改變,手機本身的形狀比較小,不會使得它的輻射量有任何的增加。至于塑料殼的手機,內部也會涂一層金屬涂層,其實與金屬殼沒有什么區別,都會對電磁波產生屏蔽。
當然,出來手機的天線和外觀設計外,在實際使用中,手機輻射的大小還和手機與基站之間的距離、使用者周圍的地理環境、基站的設置情況等因素有關。
一般來講,手機離基站越近,輻射就會越小,手機只要較小的功率就可以和基站取得聯系。由于城市里建筑物比較多,而鋼筋混凝土結構的建筑會對電磁波產生很大的影響,迫使手機加大功率來和基站取得聯系,但如果基站建設的時候考慮得比較全面,網絡覆蓋情況比較好,那么手機在實際使用過程中的輻射也會比較小。
總結一下,手機輻射大小是由手機的天線和外形設計決定的,與采取什么制式無關,在實際使用過程中,網絡覆蓋的好壞,會對手機實際輻射的大小產生影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