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,京城某家環境監測機構在為一位消費者王小姐家檢測時發現,她家中放射性高于安全標準近一倍,但墻面、地面等裝飾材料的放射性并未超標。后來經過專家仔細地檢查和分析后,找到了放射性高的“真兇”———一塊做裝飾用的羊頭骨藝術品。誰也沒想到家居飾品也會成為室內環境的隱患。據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工程學會的專家吳慧山研究員介紹,生活中核輻射無處不在,但超過安全界限的輻射劑量就會對人體造成損傷。居室中除了花崗巖等常用的建材產品有可能產生較強的核輻射外,家中擺設的化石、玉石配件、石雕等均可能
產生核輻射,消費者應該引起重視。
“核輻射”無處不在
事實上,人們不必談核輻射即色變,因為它存在于所有物質中,包括我們喝的水、呼吸的空氣,這是億萬年形成的客觀事實,也被稱為“本底輻射”。我們需要了解生活中哪些核輻射偏高,超出了正常范圍,需要我們采取措施防范。
骨質藝術品尚未查明原因
據介紹,王小姐家用動物骨頭制成的藝術品,及另外一起牛骨頭裝飾物放射性超標,及在檢測中發現的一些“不明身份”的動物脊椎骨都有著偏高的核輻射。由于這些裝飾品多是從街頭小販處購買的,很難查明其產地和來源。專家認為,造成骨制品核輻射高的原因,可能是動物吃進了某些含鈾、鐳等的物質,鐳等物質沉積于骨骼造成放射性高。這類骨制品不宜擺放在臥室及兒童居住的房間。
化石放射性正在考察中
化石,是指由自然作用保存在地層中的地質時期的生物遺體或遺跡,以及由生物分解形成的有機物的化學化石。在一些檢測中發現核輻射水平較高,由于物質成分至今未檢測,放射性高的原因至今沒有找到。
符合A類國標的石材能在室內使用
據資料顯示,目前巖石建材是三層以上高層建筑室內環境核輻射的主要來源。其中尤以花崗巖、陶瓷磚(包括青磚、紅磚、各種渣磚)相對較高,而大理石、輝綠巖等則放射性相對較低。根據國家標準,只有A類的石材才能在室內使用。
玉石放射性低“夜明珠”要慎用
經過檢測,一般自然界的寶石,包括水晶、瑪瑙等放射性都不高。包括硬玉、軟玉等加工雕刻的飾物,這類由灰巖變質而成的玉石,放射性也很低。
但“夜明珠”的放射性,要根據其物質組成而定。據分析,目前市場有一種重晶石(硫酸鋇)中的部分經過鋇置鐳后能夜里發光,有很強的放射性,不適合在居室內擺放;一種“螢石”(氟化鈣)也被俗稱“夜明珠”,它經加工而成,常含稀土、鍶和鈣,在加熱和有紫外線照射下顯熒光,也具有不同程度的反射性;另外,有些含磷的礦物也能被加工成“夜明珠”,放射性也偏高;專家提醒,這類“夜明珠”能不能在室內擺放,需要看他的放射性安全證明和實際檢測結果,購買和擺放時一定要謹慎。
資訊動態 | News
專家揭示:家居飾品也有“核輻射”
時間:2017-3-17 22:29:22 點擊:761